二四六一246双频版V15.39.3(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
中学时父母送的一台单反相机,为她叩开了文物摄影大门。桂昊雯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几幅文博摄影作品,照片中器身的纹路纤毫毕现,精湛的工艺宛若天成。这让小小年纪的她瞬间被吸引住了,“精美的画面,让文物之美完整地展现出来。我头一次看到,几千年前古人造出来的东西竟然这么美!”
二四六一246
和她一样,许多年轻人正在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年”筹划准备。于他们而言,春节源远流长的历史、口耳相传的民间神话、许多存在于祖辈回忆中的年俗,是传统;围绕这个节日的一切乡愁、色彩、味道,是他们年复一年的日常,他们也正在用双手创造更多新的日常。
二四六一2462013年,在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读大一的唐洁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毕业一年后,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并深入了解修复技艺,让技艺“活”起来、传下去,唐洁在母校开设了“古陶瓷修复技艺”课程。“希望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让他们掌握古陶瓷修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这一古老技术带到更广阔的舞台。”唐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