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九点半开放版V3.30.17(2025已更新)—湖北之窗
《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是部可读性很强的传记,开篇几十页需要点儿耐心,去寻找作者立传的立足点,但随之会发现,作者开足马力把传记的严肃与读者关心的八卦,毫无痕迹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本书打破了传记写作畏手畏脚的特征,其真实与诚恳令人可以投入地阅读,据说本书也得到了桑塔格唯一孩子的认可。桑塔格的文风庄重又华丽,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由此更让人好奇,真实人物与她的思想表达之间,有着什么样的重叠与反差。桑塔格拥有女明星般的身材与容貌,独自一人时又立刻恢复10岁女孩的脆弱,热衷于与名流交往,又只想躲在小房间里写作……她的传奇性,主要由殉道者情结和献祭性人格构成,“如果说赞美和成功使她显露出最糟的一面,那么,压抑和穷困则使她展露出最优秀的一面”,这是这本819页的作品中最具总结性的一句话。桑塔格让人望而生畏的是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毫不客气的批评,但她在生活中的“暴君作风”还有怪物般(书中至少5次使用了“怪物”这个说法)的行事风格,使她拥有截然相反的两副面孔与两种人格。
2130九点半
史璠坦言,对公选课的学生,如果他们能在结课后还经常出现在健身房,养成健身习惯,“课就没白开”,但对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把自己身体练好,能以一个运动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要有能力教会更多人如何解决自身的形体和健康问题,“毕竟,有运动感的身材、紧实的皮肤、清晰的轮廓都是健康的表现,谁不喜欢呢?”
2130九点半高楼环绕、绿树成荫的闻一多公园里,司家营17号(现61号)便是闻一多、朱自清旧居。这是云南清末民初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建筑,大门旁暗黄色的木牌让人肃然起敬:“清华文科研究所旧址”。1941年9月,清华大学在这栋民居里成立了文科研究所,冯友兰任所长,闻一多任中国文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