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栏目

 > 新闻中心 > 文化

|
|

湖北五峰水利:逍遥澧水尚湾环 流水小桥映深潭

发布时间:2022-12-10 15:47:26 来源:中国应急安全网

(通讯员 伍  琳 陈学文 何生凡) 湾潭河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部,系洞庭湖水系澧水系支流水系。湾潭河发源于北风垭。自北向南流经茅庄、横河、湾潭集镇、横渡口河于弭坪进入地下暗河,出露于扁口洞,至柏顺桥进入鹤峰南渡江,属湖南省澧水的源头。流域所属行政区划为湾潭镇。湾潭河(溪)流域水系发育,泉水众多。湾潭河流域干流总长34.50km,流域面积332km2。居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七大河流的第四位。

湾湾一个潭

“湾潭湾里月,清赏最宜秋,野旷光先到,波平应不流,幽添骚客趣,远融故乡情,三载山城寂,良宵忆此游。”湾潭得名来历有两说:一是源于神话传说“桩巴龙”的故事,二是湾潭河河道形成的状态。相传孽龙从深溪河下游(今鹤峰下洞)潜入地下阴河,从龙洞进入湾潭河道,一路被母亲追赶至茅庄的蛟儿湾,沿途不忍离开母亲,在河道回首张望盘旋,形成了二十四道滩涂,为后来人们行走留下“二十四道脚不干”的痕迹。尤其是它在龙洞出来,围绕一座“大岩包”盘旋,等候翻山越岭赶来的母亲,使得大岩包山脚形成了一个幽深的月牙状水潭,成为地方名胜,潭水有了神龙慈孝向善的灵气,也深深影响了地方的民俗风气,近年出了一位以慈孝闻名的全国道德模范。碧水藏深山

康熙四十二年(1703)梁溪(今江苏无锡市)顾彩应土司王田舜年之邀,游遍容美,著《容美纪游》,其中记载有湾潭美景的文字“湾潭与南府仅隔一坡,路皆高平,人家稀少,皆缚柳茸蒲以为筐箔。家家养蜂,作粉。流水小桥,榆柳映带,桃熟累累如火齐。宿山涛阁,亦君之行署也。”湾潭河浑然天成,沿351国道蜿蜒而至,隆冬时节,冷阳下的湾潭河水碧波荡漾,飞禽掠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湾潭河属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两岸山坡陡、河床纵坡大、地势高差大、气旋不稳定,为了建设宜居宜旅的美丽乡村,减少山洪隐患,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投资2.3亿元,用于湾潭河综合治理,修建景观生态坝、治理渗漏河道、新增水面、沿河景观绿化、沿河步道和自行车道。打造活力宜居的滨河生态走廊,通过治水串联起“生态、文化、宜居、宜游”需求,绘就美丽湾潭,“让水回归河道,让河道回归自然,让自然回归生态”。近年来,湾潭河实行“河长制”工作中,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采取水域保护、污染治理、问题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县、镇、村各级河长持续发力、持续治理、持续管护,持续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喜人态势。

湖北五峰水利:逍遥澧水尚湾环 流水小桥映深潭

产业促发展

昔日,湾潭古镇受山水阻隔,交通闭塞。邑少尹张淳以《湾潭道中》为诗:“一山未尽一山迎,蹊迳曾无半里平。尽日拨云登鸟道,夜来枕上听溪声。”商贾入幽谷。清康熙年间,容美宣慰使司田舜年策划建百顺桥,改修至五峰镇荒路,镌刻《百顺桥碑》《新改荒路记》,19世纪后期,古茶道从采花台经后槽、树屏营,过黄家湾至湾潭,再经九门、深溪河至湖南石门、桑植。湾潭长街,由鹅卵石蛟儿青岩石板铺成。鼎盛时期,烟灶两千余户,酒馆、烟管、挂面馆、当铺、歇铺应有尽有。美景入眼帘。湾潭这个深山的小镇,在湾潭河的衬托下风格外宁静祥和。跨河石桥巧连妙勾,湾潭山民自古尚武,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呈现出独特乡土文化情景。相传李白被放逐夜郎途经五峰时留下了"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诗句。犀牛洞、月亮岩、白水观、仙人洞、钱家荒石林、天星洞、茶园吊脚楼、独岭佛光、小厂湾林区、下街千年古槐等,一幅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遗址和贺龙元帅青少年时期在境内的遗址留存完好,还有锁金山电站、龚家坪水库等现代人造美景。民俗入古镇。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古镇,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竹枝词、傩愿戏、柳子戏、满堂音、皮影戏、九节鞭、口头文学、薅草锣鼓、柳甫的笑话故事,还有根雕、奇石等独具特色。村民们在潺潺流水的陪伴下依山而耕,傍水而作,清亮逶迤的湾潭河“一水护田将绿绕”,远处绵绵的大巴山“两山排闼送青来”,意境深远,婉约隽永,湾潭口音独具特色,倍感亲切,民风善良淳朴,风光迷人。古村茶沁人心脾,湾潭粑粑名扬四方,云顶日出、云海星空、雾山云海,恍如仙境。约三五好友到国际滑雪场与皑皑白雪不期而遇,体验一把火车酒店,开启运动休闲的奇妙之旅,尝尝地道的农家饭回味无穷,来一口包谷烧久而迷香。“外土内洋”的土家民宿冬暖夏凉,环境优美,农耕采摘园回归乡土生活,返璞归真,远离喧嚣,释放压力,享受安宁。小镇上一排排土家吊脚楼、窄窄长长的青石板街道、一座座小巧玲珑的石桥,营造出古朴宁静的情调,别具土家风情。湾潭的绿水青山和清凉气候优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通道,走出一条既让山青水碧、又让群众富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保护湾潭河为中心,以点带面推动生态资源与全域旅游、康养、运动、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湖北之窗新闻网 | 湖北本地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 Copyright © 2013-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镜像。来源非湖北之窗新闻网的稿件系转载,本网不承担任何转载带来的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鄂公网安备 42112402000118号 鄂ICP备19006709号-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新闻投稿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na_hbnews@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