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夏季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湖北当阳市53万亩水稻生产依然实现“增产增收”。
在当阳市河溶镇万亩水稻种植基地,今年的中稻都已经成熟,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枝,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孝平表示,当前我市的水稻收割已经开始,亩产达到600公斤到650公斤。两个多小时下来,打下来的稻子就把运输车装了个满满当当。
开镰收割的同时,秋收工作全面启动。虽然临近傍晚,但在湖北神龙粮库收购点,秋粮收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边种粮大户们载着刚收割上来的稻谷现场扦样、过磅、卸粮、结算,另一边工作人员立即将粮食送到粮库进行烘干入库。“卖粮还是蛮方便,价格也还可以,随时卖随时就可以打卖粮款,结算也方便。”正在卖粮的两河镇双龙村村民郭望城说道。
秋粮收购,资金和仓容问题是关键。目前,当阳已备足收购资金5亿多元,可用空仓容23万吨,切实做到“仓等粮、钱等粮”。湖北神龙粮库经理邓亚表示,“在收购过程中,我们努力优化服务设施,做好优质服务,并且在业务手续上进行优化,农民当天来卖粮,保证在粮库不过夜,并且做到及时对农民结算售粮款。”为了方便农户售粮,当阳还打造了质检评级、过磅、结算等“一站式”收购服务。
粮库负责人表示,粮食入库后,将会进行统一管理,每周安排一次巡查,确保仓库的湿度、温度适合粮食“居住”,同时预防病虫害,做到科学储粮、安全储粮。在颗粒归仓的同时,当阳的党员干部也下沉到秋收收割的一线,帮助农民解决秋收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的“粮袋子”变为“钱袋子”。
当阳市草埠湖镇纪委书记沱闻表示,秋收工作开展以来,当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前哨”作用,开展“下沉式”监督,把办公地点搬到田间地头,在粮食收购站设置纪检监督员,紧盯粮食安全问题,对粮食购销环节、惠农政策补贴、外来人员疫情防控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为群众将‘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提供监督保障。(方梓轩)
(审核编辑:李云生)
湖北之窗新闻网 | 湖北本地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 Copyright © 2013-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镜像。来源非湖北之窗新闻网的稿件系转载,本网不承担任何转载带来的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鄂公网安备 42112402000118号 鄂ICP备19006709号-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新闻投稿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na_hb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