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栏目

 > 新闻中心 > 宜昌

|
|

大山中播撒希望的“傻”姑娘——记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杜凤琴

发布时间:2022-09-18 19:48:06 来源:网络

  近日,教育部从全国遴选了10名优秀特岗教师组成“2022年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报告团”,以《特岗教师报告厅》节目形式开展先进事迹宣讲。秭归县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杜凤琴入选2022年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报告团!她也是湖北省唯一受邀参加本次报告团的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她在特岗教师这个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用爱、担当和奉献,给乡村孩子带来的温暖与感动吧~

  2022年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报告团

  杜凤琴

大山中播撒希望的“傻”姑娘——记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杜凤琴

  杜凤琴,中共党员,1989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石柱村,2014年毕业于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招考到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工作至今,现任芦池湾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任职期间,先后被评为九畹溪镇优秀教育工作者、九畹溪镇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典型、优秀党员,秭归县教育系统十佳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当选为中共秭归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党代表。

  年轻、高学历的她,放弃城市舒适的条件,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守望乡土。八年光阴,她初心不改,凭一份责任,一份坚守,一份担当,托起了乡村孩子的希望,点亮了新时代乡村教育的一缕光芒。

  初见:“傻”姑娘的傻选择

大山中播撒希望的“傻”姑娘——记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杜凤琴

  2014年6月,杜凤琴研究生毕业,面临着宜昌市公开引进副科级干部的机会和导师推荐的高薪工作,毅然选择报考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回到母校——芦池湾小学任教,至今已满八年。八年花儿一样的年华交付给无名无利的乡村小学教育,这是何其的傻!但这份貌似傻傻的选择却绝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源自她曾经内心的触动。

  2011年5月,本科毕业的杜凤琴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曾经的母校,也就是现在的芦池湾小学支教一个月。彼时的芦小,厨房低矮黑暗,一口铁锅、一个炭炉,就架起了学生的一日三餐。孩子们或坐在台阶上,或蹲在树荫下,就着阳光和风雨就餐。学校教学设备也极其陈旧落后,粉笔加黑板是老师的工具,几块水泥做的实验台是孩子们的学习场所。那一个月的支教生涯,成为了她内心深处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课堂上孩子们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游戏时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校园内老教师们踽踽独行的身影……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教室里的某个座位上,手握铅笔,在笔记本的扉页留下一行稚嫩的字迹—— “长大后,我要做一名老师。”

  一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当她准备离开时,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贺卡、纸飞机簇拥在她的身旁,一个个哭得像个小泪人,抓着她的手不放,问她:“杜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她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没有告诉孩子们,她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可面对孩子们的眼神,她感到自己有一种无法回避的责任。她大声告诉孩子们:“明年我来不了,后年也来不了,但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她的声音在洒满阳光的校园中久久回响。就这样,这个傻姑娘向孩子们许下了她的诺言!

  如今,她的诺言终于实现了!很多人都问她,研究生毕业却走进乡村小学堂这是否值得?她微笑着没有回答,也不用回答,因为这样一种渗入血液的教育情怀是能战胜一切世俗眼光的!

  觅途:“傻”姑娘的强担当

大山中播撒希望的“傻”姑娘——记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杜凤琴

  作为一所村小,芦池湾小学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教学楼、住宿楼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尤其是教师宿舍更是千疮百孔,漏水、掉渣、裂缝,墙上糊满了报纸,来抵御冬天寒冷的风,而临时搭建的卫生间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有一次,在阳台上洗漱的杜凤琴被倒下的木头砸中,看着毁于一旦的卫生间,摸着疼痛的脑袋,她哭笑不得,对从小吃惯了苦的她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十分落后,教师平均年龄50岁以上,老花眼镜和“小蜜蜂”是很多老师日常工作的必备;课桌、讲桌、办公桌都有几十年的“工龄”了,学校的运动场地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即便如此,她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心爱的工作中。

  2015年,杜凤琴的女儿出生了,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将八个月大的女儿交给远在宜昌的父母照顾,只身返回工作岗位,她的努力换来了快速的成长,从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到德育主任,再到临危受命接任校长一职,她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年纪轻轻的她没有学校管理经验,加上身形瘦弱且不善言辩,难以服众,家长们更是疑声一片。一时间,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她一同考进农村学校的年轻教师先后离开另寻高就,与此同时,女儿一天天长大,无法亲自陪伴女儿成长的自责时刻充斥在心头……

  即使如此,工作上的挑战和思女之痛并没有动摇她坚定的信念,岗位赋予的责任让她枕戈待旦,工作上的劳顿没有阻碍她努力向前的脚步。她跑项目、拉赞助;进课堂、化疑难……时刻惦念着学校的发展,只为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信仰。

  致远:“傻”姑娘的新希望

大山中播撒希望的“傻”姑娘——记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杜凤琴

  一路风雨一路歌,转眼八年过去了,芦池湾小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学校硬件设备提档升级,校园环境焕然一新。2018年以来,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建成教师周转宿舍、学生公共厕所、标准化塑胶运动场以及阳光厨房,维修升级了学生宿舍、教室,重新配置了一体机、录播室、IP广播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而校园围墙上、走廊上,随处可见的是“快乐、自然、求真、务实”主题校园文化,运动场的一角,是杜凤琴给孩子们精心打造的劳动实践基地“百草园”,她带领孩子们在这里播种、育苗、除草,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感恩、体验快乐。

  凝聚教职工思想共识,汇聚关注农村教育的合力。杜凤琴深知,要发展农村教育,靠她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她发动身边的青年教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超市”,为留守儿童募捐必要的生活、学习用品,同时,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积极引进校外爱心组织,开展送教、送温暖、点亮“微心愿”等活动,把更多的爱心汇聚到芦池湾小学。

  如今的芦池湾小学环境整洁优雅,管理井然有序,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力拔头筹。每当别人为她点赞的时候,她只是腼腆一笑,把众人的目光引向正在辛苦工作的同事。

  “吾心所向,即是光明!”——这是一位乡村女儿对生养她的这片土地的承诺,是一位教师对学生的承诺,是一位共产党员对新时代的承诺!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湖北之窗新闻网 | 湖北本地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 Copyright © 2013-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镜像。来源非湖北之窗新闻网的稿件系转载,本网不承担任何转载带来的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鄂公网安备 42112402000118号 鄂ICP备19006709号-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新闻投稿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hina_hbnews@163.com

互联网反网络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